展品目录梁临川靖惠王萧宏神道东柱额/西柱额
纵76厘米 横95厘米/纵73厘米 横78厘米
南朝·梁


萧宏(473~526),字宣达,南兰陵中都里(今江苏丹阳东北)人。南梁宗室重臣,梁太祖萧顺之第六子,梁武帝萧衍之弟。仕齐为太子舍人。梁天监元年(502),封临川郡王,位扬州刺史,加都督、使持节。天监三年(505),加侍中,进号中军将军。次年,参与梁军北伐,为都督南北兖北徐青冀豫司霍八州北讨诸军事。天监六年(508),迁骠骑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。不久,迁司徒,领太子太傅。普通元年(520),官至太尉,领扬州刺史。普通七年(526)薨,追赠侍中、大将军、扬州牧、假黄钺,谥曰“靖惠”。
萧宏墓坐南朝北,墓已发掘。现存石刻3种6件,辟邪2、石柱2(东西柱额)、石碑1(西碑侧)、石龟趺1,现位于南京市仙林大学城学则路地铁站南萧宏石刻公园内。其中,石辟邪两只,东西相对,均为雄兽。西辟邪已碎成数块,东辟邪原倒在深约1.5米的沟中,上世纪50年代升高到地面,搬到长3.87米、宽1.80米、高0.74米的基座上,为南朝石辟邪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件。西石柱屹立,高4.95米,柱身刻28道瓦楞纹,柱额北向,上刻铭文“梁故假黄钺侍中大将军扬州牧临川靖惠王之神道”21字,正书顺读;东石柱原断为数节,现已修复树于原地,柱额铭文相同,正书逆读。西石碑完好,碑文风化文字不识,碑侧上下刻一列神怪、羽人、朱雀、青龙等八图,堪称南朝碑刻浮雕之精品。东石碑久佚。
关于萧宏墓的位置及石刻情况,《六朝事迹编类》卷一三“坟陵门”载:“墓在北城乡,有石柱一,碑一,……去城三十里。”1997年春夏之交,在仙鹤门外张库村,南京市博物馆与栖霞区文管会联合发掘了一座大型的南朝墓葬,该墓呈“凸”字形,全长13.4米,由封门墙、甬道、墓室、排水沟等部分构成。墓室四壁外弧,内长7.7米,内径3.7米,高5.25米。因早年遭盗掘,仅出土少量铜镜、铁镜、铁棺针、陶凭几、陶盘、陶俑、鎏金铜钉、青瓷盏、青瓷唾壶、石墓门等遗物,还出土人牙4枚。这座南朝大墓被推定为萧宏的陵墓。
释文:
东柱额:梁故假黄钺侍中大将军扬州牧临川靖惠王之神道(正书逆读)
西柱额:梁故假黄钺侍中大将军扬州牧临川靖惠王之神道(正书顺读)
展品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