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品目录梁吴平忠侯萧景神道西柱额
纵65厘米 横94.5厘米
南朝·梁

萧景(477—523),本名萧昺,字子昭,南兰陵中都里(今江苏丹阳东北)人。南梁宗室,东阳太守萧崇之之子、梁武帝萧衍从弟。仕齐任永宁令、辅国将军、都督南兖州诸军事等。梁天监元年(502),封吴平县侯,使持节、都督南北兖州青冀州四州诸军事,南兖州刺史。天监四年(505),参与梁军北伐,后累迁为卫尉卿、领军将军等。天监七年(508),使持节、都督雍梁南北秦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诸军事,信武将军、宁蛮校尉、雍州刺史。天监十一年(512),征为右卫将军、领石头戍军事。天监十五年,加侍中。普通四年(523),卒于郢州江夏郡城,年四十七,诏赠侍中、中抚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,谥曰“忠”。萧景初葬江夏,后迁葬建康。
萧景墓前现存石刻2种3件,含石辟邪2、石柱1(西),现位于南京市栖霞区甘家巷十月村。其中,石辟邪2只,西辟邪因破碎无法修复,已埋入地下。东辟邪为雄兽,原来从腰部断为两段,左前腿、底座也断。经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重修,现臀部略残,身长 3.80米,高3.50米,体围3.98米。整个辟邪体态肥硕,雄俊壮美,是南朝石兽雕刻中的精巧之作,南京市徽即以这里的辟邪为设计蓝本。神道尚存石柱一,为西侧石柱,是南朝陵墓石柱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件,柱顶圆盖之上的小辟邪犹存。柱额题有“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”23字,反书顺读。据《六朝史记编类》卷一三“梁吴平忠侯墓”条载,“墓在花林之北,有石麒麟二,石柱一,题云:“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”。”此次所展拓片即是西侧神道柱额。
释文:
西柱额: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(反书顺读)
展品目录